香檳,在喜慶場合常有出場機會。基絲汀雖然不飲香檳,但平時用來煮餸,感到香檳增添不少滋味。在澳洲買酒,要到酒鋪。因超市沒牌照,不能賣酒的。用了一瓶香檳仔 baby champagne,澳幣四元多,貴嗎?哈哈!如果你喜歡香檳的味道的話,就要試一試這檸檬香檳炆排骨囉。香檳把排骨炆得軟稔,夾雜著微微的檸檬酸味,吃起來,你會感到這道菜風味頗特別。
Read More
檸檬豬扒【開胃醒神】Lemon Pork Chops
檸檬雞扒可能吃得多。基絲汀也是。不知道檸檬跟豬扒又如何呢?於是,試一試,看看效果如何。結果試驗了這道菜。開胃的檸檬汁,熱騰騰的淋在鬆化金黃的豬扒上。只覺得兩塊太少了。因試做,不想太多。下次就要加倍份量。
豬扒因為要用煎的方法,不適宜用太厚身的。豬扒要煎出來不硬,還要鬆化,其實,不難。選料是最重要。用錯材料的話,大廚也會失手。想想,選用新鮮薄身的豬里肌肉 Pork Loin 來做這道菜,應當最佳吧。
Read More
豬扒因為要用煎的方法,不適宜用太厚身的。豬扒要煎出來不硬,還要鬆化,其實,不難。選料是最重要。用錯材料的話,大廚也會失手。想想,選用新鮮薄身的豬里肌肉 Pork Loin 來做這道菜,應當最佳吧。
港式腸仔包【湯種法】Hong Kong Style Sausage Rolls
很久沒吃港式腸仔包,差點忘記它的存在呢。一位讀者留言告訴我,她用了基絲汀上次分享的湯種麵包法,焗了腸仔包,很好吃。也提醒了基絲汀,也要做一些啊!突然感到寫食譜好處多多,不但可以跟朋友們分享好東西,自己也得著推動力,多做一些給自己和家人享受,兩全其美。
這個腸仔包食譜跟之前的食譜,雖然做法不同,但一樣好吃。因應自己的喜好和方便,自己選擇吧!這個港式腸仔包跟先前那個最大不同之處:就是用了湯種法。當然餡料也有點不同,用的腸仔不同嘛~
Read More
這個腸仔包食譜跟之前的食譜,雖然做法不同,但一樣好吃。因應自己的喜好和方便,自己選擇吧!這個港式腸仔包跟先前那個最大不同之處:就是用了湯種法。當然餡料也有點不同,用的腸仔不同嘛~
豆腐泡炆蘿蔔【新穎齋菜】Stewed Beancurd Puffs with Daikon & Carrot
吃膩了嗎?有時,吃得肉多,吃一碟清新甜美的蔬菜,令口味煥然一新。今天,探訪完畢,買菜時,又見到很漂亮的白蘿蔔啊!日本菜常常用白蘿蔔,而基絲汀做中國菜也喜歡呢。來一個紅白相襯,對影雙輝。這道純蔬菜,不合囡囡——吃肉瘦——的口味,是基絲汀的個人口味。有時,也要為自己的嘛。呵呵~
Read More
意式忌廉蘑菇馬鈴薯丸子 Gnocchi in Creamy Mushroom Sauce
做這個意式馬鈴薯丸子是因為在 Twitter 跟兩個“食友” foodies 傾談起,搞個網上『丸子派對 』gnocchi party。純屬玩意而已。我們三個人一發起,跟著其他bloggers加入。包括基絲汀在內,一共11個人,一起在2月28日在自己blog上發表自製的 gnocchi食譜。基絲汀從未做過 gnocchi,只覺得很好玩。於是胸前寫了個『勇』字,就勇往直前。事前完全沒把握的,也未想到如何做,做成如何。
猛然,記起自己有一本食譜書,是某年的母親節禮物。那是 Jamie Oliver 的“Cook with Jamie”。翻開就找到其中一部份是 Jamie 教怎樣做 gnocchi的。但這部份基絲汀完全未摸過。驚喜發現其中一個食譜蠻容易,看起來很好味道。
之前,略聞馬鈴薯丸子不容易做的。丸子要做得好吃,不可太多麵粉。馬鈴薯丸子又容易散開。這不是膽子小的人做的菜!哈!如果要做得漂亮,就要有適當的工具。西人會用 potato ricer (磨馬鈴薯蓉但令其散開的一種特別裝置),還有印上漂亮花紋的 gnocchi paddle。基絲汀沒有這些工具呢!長話短說,後來從“食友”知道用『筲箕』(篩子)和叉做,也行。
於是,基絲汀就做了有生以來,第一次的 gnocchi。意想不到,效果非常好。不但囡囡喜歡吃。這篇網誌的照片更於今天被 Foodbuzz 挑選入 Top 9!感恩!
說到這裏,有些讀者可能還摸不著頭腦,gnocchi是甚麼東西?Gnocchi 是意大利的一種經典傳統美食。是用馬鈴薯蓉做成的丸子。傳統的 gnocchi上面印有特別花紋的,配上不同的汁料來吃。(如果不印花紋也可,富粗曠原始風味)
Read More
猛然,記起自己有一本食譜書,是某年的母親節禮物。那是 Jamie Oliver 的“Cook with Jamie”。翻開就找到其中一部份是 Jamie 教怎樣做 gnocchi的。但這部份基絲汀完全未摸過。驚喜發現其中一個食譜蠻容易,看起來很好味道。
之前,略聞馬鈴薯丸子不容易做的。丸子要做得好吃,不可太多麵粉。馬鈴薯丸子又容易散開。這不是膽子小的人做的菜!哈!如果要做得漂亮,就要有適當的工具。西人會用 potato ricer (磨馬鈴薯蓉但令其散開的一種特別裝置),還有印上漂亮花紋的 gnocchi paddle。基絲汀沒有這些工具呢!長話短說,後來從“食友”知道用『筲箕』(篩子)和叉做,也行。
於是,基絲汀就做了有生以來,第一次的 gnocchi。意想不到,效果非常好。不但囡囡喜歡吃。這篇網誌的照片更於今天被 Foodbuzz 挑選入 Top 9!感恩!
說到這裏,有些讀者可能還摸不著頭腦,gnocchi是甚麼東西?Gnocchi 是意大利的一種經典傳統美食。是用馬鈴薯蓉做成的丸子。傳統的 gnocchi上面印有特別花紋的,配上不同的汁料來吃。(如果不印花紋也可,富粗曠原始風味)
芝士煙肉麵包【湯種法】Bacon and Cheese Bread
基絲汀的一位朋友 Hannah. 最近常用麵包機做麵包,說省力又省時,效果又好。做出來的麵包軟綿綿,非常可口。有一次,在聚餐時她帶了個熱騰騰的麵包來分享。一嚐後,引得基絲汀快快嚷著要食譜。多謝她很慷慨,而且還指點教路。第一次用她那個食譜,就做出可口的芝士煙肉麵包,很像麵包鋪買回來的一般,非常滿足喔。因此,再接再勵,買了一大包 5公斤的高筋麵粉回家,足夠多次玩這玩意——自家焗麵包。第二次再用這食譜,試做提子包。那個食譜真行(很掂),鹹甜皆宜。以後不愁家中沒有出爐,軟綿綿的麵包囉!
為甚麼這個麵包特別軟綿呢?秘訣就在於那一團『麵糊』,叫它做『湯種』。很多做過麵包的朋友極可能聽過的,甚至玩過呢。是嗎?
做湯種的方法很多。Hannah 的方法,非常簡單易做,不需任何技巧。只要把高筋粉和水煮成的麵糊就成。是寶啊!令麵包奇軟非常的傢伙,就是這一 “pat” 湯種。而且焗出來的麵包,可保持多天,還很軟綿。真神奇呢!
這個食譜基本是全用麵包機的。如果家中沒有麵包機,也可以用手搓麵團的。而基絲汀只是用麵包機做『最辛苦』的部份——搞拌麵團。第一次發酵後,拿出來整形,就不用麵包機。並把包好餡料的麵團放入麵包模中,入焗爐焗。所以有這個賣相:
Read More
為甚麼這個麵包特別軟綿呢?秘訣就在於那一團『麵糊』,叫它做『湯種』。很多做過麵包的朋友極可能聽過的,甚至玩過呢。是嗎?
做湯種的方法很多。Hannah 的方法,非常簡單易做,不需任何技巧。只要把高筋粉和水煮成的麵糊就成。是寶啊!令麵包奇軟非常的傢伙,就是這一 “pat” 湯種。而且焗出來的麵包,可保持多天,還很軟綿。真神奇呢!
這個食譜基本是全用麵包機的。如果家中沒有麵包機,也可以用手搓麵團的。而基絲汀只是用麵包機做『最辛苦』的部份——搞拌麵團。第一次發酵後,拿出來整形,就不用麵包機。並把包好餡料的麵團放入麵包模中,入焗爐焗。所以有這個賣相: